2025年四季度House View:积极应对牛市震荡,优化账户结构
一、客需驱动,账户思维
账户思维的两个层次:
第一层是,账户规划—— 确定底层目标与稳定的结构,是财富管理的 “纲”。以个人/ 家庭长期人生目标为出发点,明确资金功能分区与规划比例,构建“财富金字塔”,规划不随市场波动、情绪变化而改变;
第二层是产品匹配,参考TRP系统和市场观点进行工具和策略的选择—— 在规划框架内灵活调整,是财富管理的 “目”。纲举目张。从卖产品到建账户,让账户表现穿越周期。
账户思维的落地过程

以动平衡为抓手,从产品驱动转向投顾与策略驱动
动平衡是账户管理的动态过程。资本市场的周期的变化,投资者自身家庭情况以及年龄的变化所引发的资金的使用用途的变化都应推动我们对账户进行动平衡。
资本市场周期涨跌带来的动平衡:增值部分的配置会随着资本市场的牛熊周期,阶段性会出现明显超出或者低于自身需求的比例,应该“削峰填谷”,回归到目标比例。
动平衡是抓手,体现个性化专业投顾服务的价值:我们工作的核心是帮助客户实现账户的“动平衡”,每一次推荐产品,都应思考“它为客户账户带来了什么变化?账户结构是否更健康、更平衡?”
动平衡的两个方面

二、构建健康账户的原则
构建健康账户,做好预案,提升抗震性
健康账户首先是基于客户需求构建的,账户管理是通过优选产品和工具以及动平衡方法以匹配并努力达到基于客户财务目标、生活目标得到的现金流规划和理财目标的动态过程
健康账户总体上应具备一定的多元分散属性,以提升抗震性,更好应对资本市场多种情景和多元财务需求
搭建账户还应注重流动性安排,高流动性且颗粒度较细的公募基金在账户中不可或缺,为动平衡提供操作空间
增值子账户搭建的原则
增值需求账户的内涵:追求中长期获取较高回报,匹配增值需求的产品,beta 与长期产业趋势一致,以纪律性动平衡为抓手,逐步由产品驱动转向投顾策略驱动
搭建原则:做好预案,不过度偏向某一个风格,在优选几类长期看好的风格基金中合理均衡配置;适度集中在未来阶段最具增值潜力的机会;合理搭配高流动性公募基金,为账户之间,账户内部动平衡提供空间和灵活性
生息子账户搭建的原则
生息需求账户的内涵:追求稳定的回报或者现金流,匹配生息需求的产品,追求确定性优先,以家庭生活现金流规划为抓手,帮助客户实现银行存款搬家、理财替代的目标
搭建原则:通过对多元资产、策略的分散配置,以实现稳健的回报或现金流;合理搭配高流动性公募基金
传承保障子账户搭建的原则
保障需求账户的内涵:为防范资本市场之外的风险,包括人身风险、婚姻风险、疾病风险等因素对家庭财富的冲击而做的保障性安排
搭建原则:需求驱动,优选可靠的合作伙伴,配足为要,保住身家
动平衡的原则
基于客户目标配置,定期做好动平衡的建议和落地,克服人性弱点及账户对单品的依赖
让账户具备动平衡能力,需要合理配置一定比例的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高流动性资产
做好底层金融工具的监测,定期评估,做到优胜劣汰
三、中短期市场分析辅助动平衡
市场回顾:2025年以来,全球大类资产出现强势资产
全球大类资产:2025年全球大类资产出现像黄金、韩国股市、越南股市、创业板指、恒生科技等强势资产。主因可能来自于降息预期、全球关税战降级以及AI产业周期加速发展等多方面因素。
国内股市:国内市场在7月份以来呈现了牛市特征,主要宽基指数都有表现,和AI周期相关的方向涨幅巨大,创业板指、中证1000、恒生科技等宽基指数都有超过30%的涨幅,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药、芯片等科技方向涨幅超过50%。
策略表现:国内股市结构性牛市行情下,出现了一批涨幅在50%以上的主动管理基金,相比量化指增基金的表现显著更好。受益于黄金、股市上涨的全天候配置策略表现较好。
四季度市场展望:波动放大,中枢较稳。
国内股市:展望四季度,国内股市面临一些波动。一方面,科技风格前期涨幅较大,相比红利、价值风格超额过于极致,风格有一定修正需求。另一方面, 四季度,追求绝对收益的资金有盈利兑现诉求。综合这些因素,四季度市场上涨斜率有望放缓,波动有可能放大,但慢牛的基础和动能依然在。未来一段时间,尽管仍有扰动,中美经贸谈判 、APEC首脑峰会有望继续,在政策支持、AI产业周期推动下,四季度国内股市中枢有望保持稳定。四季度受资金行为特征影响,市场可能波动性有所加大。在短期投资线索方面, 投资者可以关注“反内卷”政策方向,红利方向以及新消费方向,以及“十五五规划”相关表述带来的投资机会。中长期投资机会依然围绕AI方向和大国博弈方向展开:恒生科技、AI科技板块(芯片、机器人等)、国防军工、创新药等细分方向。
美股市场:经济软着陆,估值有压力,有望震荡:美国经济有所软化但韧性仍在,通胀重启回落进程,为降息提供了良好支撑。对等关税降级或是趋势所向,二次通胀风险整体可控,美联储预计四季度仍有2次左右降息。美股当前估值较高,或将以震荡为主。
其他资产:美联储降息预期下,黄金也会受益,美债也有一定机会,可逢利率高位布局。国内债市总体维持震荡,随着股市进入震荡环境,国内债市可能在四季度有一定反弹。转债估值较贵,关注其估值风险。
风险因素:关注经贸摩擦,地缘博弈;关注美国通胀是否反弹。
四、动平衡方向与建议
本部分将结合市场分析、投资者账户规划和策略配置行为提出动平衡指引
投资者配置行为分析与建议:
(1)守住需求金字塔,做好预案,坚持纪律动平衡
观察与分析:牛市过程中,投资者容易被过分乐观的叙事吸引,忽略了理财目标,出现大幅偏离自身风险偏好的行为,比如在牛市中后期,大幅增加增值配置。站在任何阶段,我们账户规划和策略配置都不能过分依赖市场观点,要为多重市场前景做假设并做好预案,找到对应的策略加以应对,包括但不限于:
为风格切换做好预案
为市场持续上涨做好预案
为市场可能的调整或者进一步下跌做好预案
为意外的黑天鹅做好预案
做好预案的同时,也要坚持做好纪律动平衡。坚持做好纪律动平衡,守住需求金字塔,本身就是为家庭财富规划和配置做预案的重要一环。
做好预案,和动平衡,还需要行动上落实。在账户层面,做好预案为潜在的市场变化,需求变化有应变的空间需要账户内合理配置高流动性、且颗粒度较细的金融工具;做好账户之间,账户内部的动平衡,也需要各账户合理配置高流动性金融工具。目前看,比较理想的金融工具包括公募基金、ETF等。
与此同时,账户内部要平衡好各类策略的风格,包括科技风格、红利风格,还有量化策略和主观策略。过去2-3年,量化基金的表现较好,超额稳定且较高,主动管理基金过去阶段性表现欠佳。投资者逐渐大幅减少了主观管理基金的配置,进而增加了量化基金的配置。在2025年以来,国内股市走出了结构性牛市行情,科技板块和港股恒生科技、港股互联网板块表现较好。量化指增基金目前没有覆盖到港股,面对这种结构性牛市较难把握。主观管理人则具备把握A+H股的结构性机会的优势。未来A+H股的慢牛格局有望延续,账户中配置部分优秀的主观管理基金,也是应有之义。
操作建议:
守住需求金字塔,不轻易调整增值、生息、保障等账户的比例
合理配置高流动性、颗粒度较细的公募基金,为做好预案,基于市场变化、需求变化调整应变,以及为纪律动平衡提供空间和便利性
账户内合理配置量化基金和主观管理基金
增值账户内合理配置科技基金
本部分将结合市场分析、投资者账户规划和策略配置行为提出动平衡指引
投资者配置行为分析与建议:
(2)随着家庭财富总规模的增加,在动平衡视角下,应增加包括杠杆寿等保障工具的配置
观察与分析:家庭财富总规模的增长,基于家庭需求规划金字塔,生息工具和保障工具的配置应当增加。对于高净值投资者而言,自身就是最有价值的资产,优先对自己做好保障,是家庭财富守护和保障的最大的责任。由于杠杆寿险工具受限于健康、年龄等因素,应及时足额配置。
近一年来,国内股市走出牛市行情,家庭财富需求金字塔也随着扩大,但主要增长的是增值账户。根据动平衡的原则,家庭需求金字塔应回归初始配置:合理降低增值账户的投资金额,相应的增加保障、生息账户的配置金额。进入四季度,市场短期可能以震荡为主,另一方面,年底也是我们审视家庭账户的时候,做好动平衡,是提升保障、生息账户的配置,提升账户抗震性的好时候。
操作建议:回归需求金字塔初始配置,启动动平衡,增加生息、保障账户的配置金额,保障账户应及时足额配置杠杆寿等工具。
(3)观察到部分增值账户中,严重超配科技基金,严重低配红利、价值风格基金
观察与分析:当某一类风格持续表现较好,市场往往会有修正需求。三季度科技成长板块涨幅巨大,红利、价值风格表现较弱,科技成长板块的超额过于极致,四季度可能会出现一定修正。这种修正不改变在未来中长期,以AI为核心的科技板块依然有望是主线机会的判断。

数据来源:Wind.
操作建议:从中长期账户配置视角,在增值账户中保持科技主线配置,适当平衡过于极致的科技风格,逢低配置红利风格、优质价值基金。


重要声明: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接收人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不应被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载于本文的数据、信息源于市场公开信息或其他本公司认为可信赖的来源,但本公司并不就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作出明确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本文转载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信息等,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场。本公司不保证本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文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文中涉及客户需求财富规划示例,提及的增值、生息、保障等仅为基于客户需求进行的概念分类,并非根据风险等级对产品/服务进行划分。分类仅供参考,不同的分类方法得出的结果可能存在差异。不构成任何产品或服务的宣传推介,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亦不代表我司销售范围。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公司不保证投资者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投资者应充分考虑其风险承受能力、风险识别能力,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