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夜话:政策大转向下的股市、债市和汇率
全文11389字,阅读约需12分钟

一 政治局会议的政策思路与内容
主持人:大家一起讨论一下,12月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内容以及对市场的影响。
郭永斌博士:这次的政治局会议,跟9·26的政治局会议对比来看,它政策是连贯的,是一脉相承的。在9·26的政治局会议之后,已经定了要出台的一揽子的稳增长的政策,大概有五个方向:第一个,加大宏观政策的力度,第二个,扩大内需,第三个是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第四个是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第五个是大力提振资本市场。
这次会议对逆周期调节力度上要比9·26更积极。
比如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原来提的一直是稳健的货币政策。那么只有在08-09年的时候提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这次再提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说明对于稳增长的这个政策的迫切性是非常强的。另外一个他明确提了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在纵观整个历史当中,它是第一次被提出来。扩大内需的政策是更加积极的。要大力提升消费,提高投资效益,而且想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要稳住楼市、股市。这跟9·26政策会议当中,最后两个一揽子政策也是一致的。第四个就是促进房地产跌回稳,第五个就是大力提升资本市场,都是一脉相承的。
郭永斌博士:总体来讲,这是会议的内容,是未来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基调定方向。那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这周可能就要召开了。召开之后,它会发布一个通稿,这个通稿里边,会更加细致的把在这次政治局会议当中的一些政策细化下来。比如说稳住楼市股市,到底怎么稳,可能会有更加细致的举措在里边。再比如说扩大国内需求,到底怎么扩大,那这里边,它会有更细致的说法。还有刺激消费。这次政治局会议是延续了9·26的政治局会议的一个总的基调。总体的基调是非常积极乐观的,其实市场也对此也有一定的反应。目前来讲就是呈现股债双牛的这样一个格局。
谭华清博士:郭博士刚才对会议的主要内容做了非常好的提纲挈领的梳理哈。我这里再补充一点。年底的政治局会议,刚才郭博士也提到它是一个年度的,对2025年整个年度,它不是一个季度,它是一个全年的一个经济工作的部署和研究,所以它的重要性是非常高的。也要考虑这个会议的背景。2025年要面临一个老对手,特朗普上台。预计这一次政治局会议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一些定调和方向,肯定是要考虑到潜在的关税摩擦。所以,这次提了一个全方位的扩大国内需求。因为内需在当下变得更加的重要了。
主持人:请郭博给再深入解读一下这次会议的一些提法。首先想请郭博士分析一下为什么市场对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比较兴奋?
郭永斌博士: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提法是最近大概十几年来首次提出的,前一次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在08年次贷危机的时候。后续大家知道开启了4万亿。所以当时,明确提出了要做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两年: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在提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家提到这个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之后,当时降息大概降了100多个BP,也连续在降准,释放一个非常友好的货币政策环境。
这次也有这种应对危机的模式。所以可预期的就是货币政策,在未来的一年当中,应该会保持宽松。但是目前他提这个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9·26政治局会议之后,已经开始做了。比如说在9·26政治局会议之后,就开启了降息降准。潘行长在9·24的三部委的金融工作会议当中,他明确提了当时要降准50个BP ,然后释放一万亿的流动性。他说,如果在四季度还需要降准,也会降25个BP和50个BP,那估计会释放5000亿到一万亿的这个流动性。所以当时,可以说已经开启了这个适度宽松的会议政策。
明年降息50个BP是有可能的,从总体大的环境下,明年的货币政策是相对宽松的,对于债券市场也好,对于股票市场也好。在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的话都是有利的,市场解读是非常积极的。
主持人:刚才也提到了超常规的逆周期调节,这个超常规到底怎么理解?
郭永斌博士:好 ok 我简单说一下这个超常规,它叫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这个提法,我觉得应该是主要针对宏观的经济政策。加上对于稳楼市、稳股市可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可能理解起来都是超常规的。那么在926政治局会议之后有没有提及一些超常规的这种政策出来?我觉得是有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在房地产领域,明确提出了通过发行专项债的形式收购存量土地,然后收购存量商品房,这个以前都是没有的。第二个就是在2024年的时候,发行了一万亿的这个特别国债,其中有3000亿是用于家电家具以旧换新。从历史上来讲,特别国债一般是不做这种用途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也算是一种超常规政策。
然后另外,比如说稳股市的政策,在924金融三部委发布会上,央行当时也明确讲了创立两项货币政策工具,也可以算超常规的。
提及这种超常规的逆周期调节,就打开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比如说中美贸易战,或者中美的这种贸易摩擦可能比较厉害剧烈的时候,那么是不是可以再提升财政支出的力度。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给了很大的政策储备空间。
谭华清博士:关于这个超常规补充一点,决策框架里面已经把超常规纳入决策。这已经具有理论高度了。在未来,如果面临一些惊涛骇浪,或者是一些意外冲击的话。在这个框架下,其实可以给予更多的政策想象空间。
主持人:另外一个大家也讨论比较多的,这一次其实把消费放比较前的位置,这个怎么理解?
郭永斌博士:消费放在比较前的这个位置,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是中国的一个大周期的一个转换。从2001年加入 WTO 之后,中国发展到08年时候,它一直是依靠外需的增长,当时投放基础货币这种形式,都是通过顺差投放基础货币。但是到08年之后,遇到了美国的次贷危机,在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提及了第一轮的扩大内需,当时扩大内需,就是通过发展房地产,然后发展基础设施的这种形式来促进内需。
● 2001-2008 外需驱动
● 2008-2014 基建和房地产
● 2015-2022 供给侧改革和棚改货币化(房地产)
郭永斌博士:大概到了14-15年,当时提及的另外一种发展方式就是供给侧改革。15年之后对于经济的刺激,是两方面叠加的:一个是供给侧改革,就是上游的供给侧改革。第二个,也是一个刺激内需的政策,就是通过棚改货币化的这种形式来做的。那么现在外需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整个全球,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逆全球化,这种趋势在不断加强,包括特朗普上台。中国单纯依靠出口这条路是比较难的。另外一个层面,就是08年之后,一直依赖于房地产的发展,依赖于基建的发展,但是大概在这发展了16年的期间,房地产的周期现在已经开始向下了。
基建这些年也是相对比较完善。要找一个新的发展模式,新的发展模式就是培养消费。未来这种消费,肯定是巨大的一个发展空间。未来出台这个消费政策大概有几个方面:首先第一个层面,明年推动设备更新消费领域、以旧换新这个领域,范围要扩大,然后规模可能要扩大。以旧换新的这个范围,可能要扩大7个领域,就是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和医疗这几个东西可能都要做,然后可能要将绿色电子电器纳入到以旧换新的这个范围。然后新能源汽车的换电、公共领域当中的电气化,这些可能也要纳入到以旧换新的这个范围,以旧换新的这个范围。
2024年以旧换新的特别国债给予的规模是3000亿,那么明年这个规模很可能会扩大,比如说到5000亿,比如说到6000亿,这都是有可能的。第二个,可能会通过创造一些消费场景来促进消费。比如说在低空经济领域,比如说在电子产品,数字消费,文旅消费上。第三个我想讲的就是还是要扩大本身的财富效应。通过稳楼市、稳股市这种形式来提升整个的财富效应。那第四个层面,促进增收。
主持人:我想追问一下有没有生育补贴。明年应该会出台生育补贴,但是具体生育补贴多少可能会根据各个地方政府的这个财力。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生育的条例。
谭华清博士:我只是小小的一个疑虑吧,如果下放给地方的话,可能这个效果有待考察。从我的角度来看,如果中央出钱搞生育补贴,或者说在税收抵扣方面有更大的支持,可能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一些?
郭永斌博士:我觉得存在这种可能性。今年就是2024年两会的时候,李强总理在两会上他明确讲了未来几年要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支持民族复兴的发展。那里边有几个领域,其中有一个领域,就是支持人口高质量发展。
王智强博士:我也觉得这次可能确实得把消费提到比较重的一个位置上,因为咱们都知道什么叫国民经济,三驾马车。咱们现在这个基建搞得也是非常强的,城市化整个进程做的还是很不错的。今年其实很流行的一个词就是:什么city不city什么的,就是确实有很多城市的建设,在全世界应该都属于前列的。
二 明年的资本市场
主持人:明年其实股市面临两大力量,一个是内在的政策推动,还有外面这个特朗普。怎么看明年的股市?
郭永斌博士:首先,我对于股市本身来讲,我仍然延续着这两次直播的一个思路。我觉得短期内存在着股债双牛。它直接的驱动因素主要是货币政策宽松带来的流动性驱动的股债双牛。首先是政策方向和诉求是要稳股市。
不光是喊一喊口号,而是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关键实招支持股市。
另外一个,就是经济基本面。它现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也是非常积极的,目标也是想促进整个经济能够回稳。所以,它是一个双向加持的一个作用。
明年,股市仍然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个风险来于什么?特朗普对于中国加征关税。他说上台第一天,我要签署命令,要给中国加上10%的关税。我觉得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这肯定要比2018年的时候影响要小。2018年,它的关税从三点多应该一下加到了19.3%,接近20个点。后续,可能要跟中国进行谈判。可能2、3季度就是一个谈判的过程。
我个人觉得,对明年这个事情,不宜过度悲观。如果明年的关税摩擦升级或者更大的话,不排除明年年中的时候稳增长政策还会继续加码。他说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说明他有很多这种政策储备。从这种情况下,我对明年的股市是不悲观的,当然过程肯定是有波折的。
主持人:在这个位置,A股明年会是战略性的机遇吗?
郭永斌博士:可能是。首先第一个,中国跟其他国家是不太相同的,因为是存在着一定的资本管制。所以放出来的钱,它终究要找一个地方流。比如说08年4万亿的这个刺激,它是流入到了房地产,流入到了基建。14年15年,当时也是做了一轮的这个政策稳增长。这个钱也流入到了股市,更多是流入到了房市。在房地产下行的这个大的背景下和趋势下,那么放出来这个钱到底流到什么地方去,就是一个关键的点。可想而知,那很多就是资本市场。
谭华清博士:有没有可能去债市?
郭永斌博士:存在这种可能性,我讲的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包括债券市场,不否认会流入到债券市场。从9·26政治局会议开始到现在,能够肉眼可见的是有一些数据在改善的。举个简单例子,比如说 PMI 已经连续两个月在50以上了,对吧?另外的房地产的成交量也好,二手房的成交量目前来讲都是明显有改善的。对于经济本身来讲,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利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更多的是倾向于这个钱是流入到股市,当然我不否认说债券市场会牛一段时间。
主持人:现在大家又开始关心债市了。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破了1.9。大家有人在担心还能不能牛,大概下行到什么空间?
郭永斌博士:从历史的规律上来看,在政策逆转的初期,会存在着股债跷跷板,就是股票涨,然后债券跌。在9·26政治局会议之后大概十天左右的时间,体现得非常明显。债券跌完了之后,股票涨完了之后,就回归理性。那这个理性是什么?就是货币政策宽松下,经济没有起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比较宽松,经济又没有起来,又存在这种降息降准的这种可能性。那么降息降准它就是在引导基准利率下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觉得有一段时间经济没有起来,货币政策比较宽松的情况下债券市场会牛一段时间。具体牛多长时间取决于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
比如说14到17年,整个14年开始,14年下半年开始出台政策。到经济起来已经是2016年的二季度了。货币政策收紧是在2016年的三季度。债券市场大概牛了两年左右的时间。14年下半年到15年6月份的过程当中,股票涨得非常好的时候,债券市场是存在一个巨大的波动的,但是它没有明显的跌,就是围绕着一个中枢在波动。在15年6月份出现股灾之后,市场风险偏好急剧的下降过程当中,债券市场的利率就明显的在下降,因为那个时候经济没有起来,货币政策非常宽松。短期内可能存在着股债双牛这种格局。
目前跟2014年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收益率,当年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还有三点几。那么现在的问题在于,十年国债收益率已经达到了1.85左右。预期明年基准利率,存在着继续下调的可能性,比如说再下调50个BP,这是存在这种可能性的。7天逆回购利率,大概是1.5,跟它的利差大概35个BP。如果下调50个BP的话,那么7天就到1了。那如果按照35个BP左右这个息差来看的话,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阶段性会下到1.4~1.5左右。
但是最终的结果,它一定是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的。经济基本面起来了,那么国债收益率慢慢可能会起来。它需要观察,但是短期内是存在着股债双牛这种格局的。
主持人:第二,关于这个股市,刚才讲的是大势的判断,其实很多投资人也关心这个板块和风格的判断。
谭华清博士:我觉得刚才郭博士其实对未来的一段时间,一段时间的这个政策和经济做了一个基本的判断:在经济起来之前,会持续地处在一个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环境。如果经济还没有起来,也就是流动性很好,大家预期会有政策不断出台。如果经济不好的话,会有更大的政策出台。
郭永斌博士:在这个过程中,一般来说,什么样风格的资产股票类会比较好?我觉得是成长板块吧,科技TMT这一类的。
第二个方向就是明年,肯定是大力支持消费的。这种领域也是存在着向上可能性的。经济如果真的起来了,周期板块就是比较有利的。
主持人:尤其是9月26号以来,还有一个细分板块,或者是风格,其实走的是最强的,就是那个小盘并购重组概念,您觉得这个会延续吗?
郭永斌博士:会延续,因为这个并购重组是一个大的方向。未来改革当中一个大的方向。
主持人:我们接下来聊一下汇率,其实很多投资者也是做全球配置的,有些资产也在境外。在明年,人民币汇率可能会是什么样的情景?现在很多外资行都发布了他们对人民币汇率的一个年度预测,大部分都落在7.5。
郭博士你们团队对人民币汇率怎么看的?
郭永斌博士:我觉得不能单纯去拍这个人民币汇率到底是多少。你就从两个层面来看,首先第一个,影响人民币汇率,最主要的肯定是国内经济。然后第二个层面就是美元。汇率是一个相对概念,就是你强我就弱,你弱我就强。看一下美国,美国目前来讲是特朗普上台之后,现在目前整个的市场预期,是存在着二次通胀的这种可能性的。那么前期,也有一部分的特朗普交易。把美元指数打到了一百零七,也是现在人民币汇率贬值的一个主要原因。现在市场对明年上半年美国降息的预期,已经只剩三次左右了。也就是说明年上半年它会降息,但是明年下半年不降息,这种概率是在提升的。明年上半年美元指数是存在着走强的可能性的。对于人民币汇率,短期内我觉得从美元指数的角度来讲,是有一定压制的。
再从国内经济本身来讲,从国内经济本身来讲,短期内政策确实是逆转了,但是政策到的实际经济走稳,可能还有一段时间。所以短期内整个经济,可能还是处于一个相对偏弱的状态。明年的人民币汇率美国跟中中国贸易摩擦这种情况下,存在着贬值。但是到7.5还是7.7还是到8?我觉得,首先要取决于美元到底有多强,然后国内经济到底有多弱?反过来讲,如果美元在明年下半年它不降息之后它预期转变了之后,或者说兑现了之后。如果中国的经济明显走强了,那不排除明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会有一些偏强的可能性。我主要的观点,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一定是有压力的,短期内可能会贬值,不排除破7.3,甚至到7.5这种可能性。但是,到明年下半年,我觉得就取决于中国经济本身的走势和贸易战的情况,以及美国的情况。那个时候可能更加复杂了。
主持人:非常难看准,所以可以走一步,看一步。其实中国央行对于汇率的这个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会不会比如说贸易摩擦发生之后,让汇率就是让市场发挥一些调节作用。
郭永斌博士: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首先,人民银行对于汇率的态度一定是双向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上下波动。因为弹性增大,最近,大家也可以明显看到,人民币中间价的设置上,半年人民币中间价,一般是在7.0左右,这次,最近的中间价设定,就是在7.2左右。这种情况下,因为人民币的跌停板跟涨停板基本是2%。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它是增加人民币汇率的这种弹性。
郭永斌博士: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所以,如果明年真的是贸易战。打的比较激烈,就是贸易摩擦比较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着通过人民币汇率贬值来对冲贸易摩擦影响的这种可能性。但具体贬多少?因为上次2018年,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幅度,是从6.2贬值,最终是破了7.0,大概最终到低点的时候大概是贬了14%左右。这次贬14%的话,就在8以外了。这种可能性是比较小的。但通过人民币汇率来对冲贸易摩擦这种影响我觉得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但是贬多少取决于力度。
王智强博士:人民币汇率大幅度的贬值,我也觉得可能性比较小。中国也在做对外循环的拓展,跟中东,包括跟整个亚太其他的地区。它本身的话也需要人民币相对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强势的氛围。
主持人:刚有投资者在聊天框提了一个代表性问题。就是说。一方面在稳经济,一方面又允许汇率贬值。这有没有矛盾?
郭永斌博士:没有矛盾,我跟大家讲。这个也是普遍投资者关心的一个问题。首先我可以告诉大家,就是人民币汇率贬值和稳经济并不冲突,并不矛盾,这就是一个对于短期和长期的一个博弈的平衡。
如果人民币不贬值,死守,那国内货币政策的空间就打不开。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打不开的话,那么流动性也好,利率下降也好,就受到制约,那怎么去稳经济?对不对?那么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贬值,就像刚才这位投资者来讲,短期人民币汇率短期贬值可能存在着资本外流的压力。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短期的事情。因为人民币汇率贬值之后,他给国内的货币政策打开空间,就可以通过降准降息这种形式来稳定经济了。然后,人民币汇率贬值之后,另外一种好处,它又带来了出口的增加。所以,通过短期的调整,然后带来政策空间的放大,然后通过这种政策空间放大来稳定经济,只要把经济稳住了,经济起来了,也就是说国内的资产回报率能够提升了,那人民币汇率自然稳住,然后未来,它就会慢慢的升值,那么外资还会继续的流入。
三 未来的配置建议和思路
主持人:关于对未来一年投资者做好配置,有哪些建议?
郭永斌博士:短期内是存在着股债双牛这种格局的。我觉得配债也好,配股也好,都是可以的。而且一定要坚守账户思维,做好多元配置。明年的下半年或者明年的二季度之后,可能压力就有了。首先,经济到底能够不能够起来。最重要的就是我刚才讲结构性机会,比如说短期内可能压力不大,可能有一些指数行情。债券市场,我觉得短期压力不大,但是明年二季度之后,可能就要看整基本面的一个走势了。如果整个基本面走势,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起色的话,那股票市场可能也就有压力了,但是债券市场压力不大。如果经济起来了,债券就有压力。后面我也不能说的那么特别的准。
郭永斌博士:因为明年的宏观是这么些年最扑朔迷离的一年。内部经济下行压力是比较大的,然后政策有没有效果还需要观察,外部特朗普上台一定会对中国施压,从贸易本身的领域也好,或者是从其他领域也好,一定会给中国施压,再加上整个现在外围环境也比较不好。明年确实需要走一步看一步。
王智强博士:对于国内的投资者来说的话,我觉得一方面在国内的资产就是做好,所说的基石配置,就是一些压舱石的资产。也要适当配置海外资产。美债还是有一定的投资和配置的价值的,包括一些其他的美元资产,虽然已经连续上涨了两年哈,大幅上升两年的美股哈,但是从目前来看,可能衰退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仍可适当的配置。
谭华清博士:我非常认同两位博士关于明年整体经济非常扑朔迷离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投资者,首先做好基石配置,多元的配置。如果看不清的时候,多给自己的账户一些冗余度、容错率和流动性。如果真的看不清的时候,不妨偏防御性的多一点。另一方保持流动性。一旦风头不对,我可以调整应对。有三类资产,其实可以值得大家去关注。一类就是刚才也提到了,国内的这个小盘并购重组风格这类基金。另外就是国内的红利指数。他是一个上有天花板,下有地板的资产,也呈现了长牛特征。另外一个就是印度的股市。
四 投资者问答
Q1套住的基金怎么办?
谭华清博士:有位投资问原来套住的基金怎么办?其实这个话题讨论过好多次。一定要去判断,就是说这个基金未来还有没有机会?如果没有很大的确定性。是可以割肉的。追高是导致大家亏钱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一个就是不愿意割肉。大家在自己持有的基金里面,自己去看看,最好是找一些专业的投顾,去一起来梳理一下哪些基金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它不太适合这个宏观环境,可以择机的做一些调整。
Q2红利资产是什么?
谭华清博士:红利资产主要是指的中证红利指数。
中证红利低波,中证红利低波100。其实红利指数很多,大家可以搜搜,然后去看看他们的历史业绩。它就是用一些高股息的个股组成一个指数。
Q3日本股市怎么看?
王智强博士:目前日本的通胀数据情况还比较良好,可能日本央行可能会实施一些加息。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日本股市应该也是有机会的,也要关注明年的这个关税战可能也会波及到日本。不过可能日本比受到的波及要稍微小一点。日本的企业的这个盈利的状况,目前来看,明年现在预估应该也是一个大概9%的一个每股盈利,就是EPS的同比增长的。如果叠加加息以及日元潜在的升值的机会的话,那么日本股市还是值得去一定布局的这么一个市场吧。
Q4其实投资者也在问这个问题,你们博士讲今年这个政治局会议定调很积极哈!这个全面转向,那今天股市高开低走怎么看?股市为何高开低走了?
郭永斌博士:首先,我觉得高开低走很正常。首先,大家对于本身的这个政治局会议的这个基调,从高开这种角度来讲,这已经说明一切。但是,对于市场预期的这个基本面,可能目前来讲还没有明确。因为通胀还比较低,出口数据也不好。市场可能还是存在着这个顾虑。第二个方面,这次的政治局会议的定调是非常积极的,但是,目前来看,它还没有说出主要的政策的细节,所以,市场对这个东西,肯定还是有顾虑的。
谭华清博士:其实我今天看到彭博社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我看了心里很不舒服。他说要警惕我们的政策在哗众取宠。所以我觉得有些外资研究机构,不太理解中国的政策,更不理解中国的会议,就在这里瞎评论,博取眼球。我倒觉得它在这里哗众取宠,它本身是极不负责任的,因为会导致有些投资者做出一些基于不正确的理解下的交易。
郭永斌博士:对于中央本身的政策,你要理智的、理性的去看待。对于经济基本面的数据,你也该非常理性的去看待,因为基本面确实是有一些好转的。我觉得不能被整个市场去带这个节奏,尤其是一些外资外媒给带这个节奏。现在目前来讲,前期出台政策已经很多在落地了。现在政治局会议做一个定调,未来的政策出台还没有完全的落地,有些外资机构完全不负责任就讲这些话。一个是它完全不懂,第二个它操之过急。本来这个中央政治局会议只是定调的、是定方向的。而且根据9·24到9·26到现在这两个月,我们看到中央是出了很多政策的,出了很多实招的。某些外资的一些说法是极不专业,也是极端的不负责任。
Q5地产的短期和长期前景?
郭永斌博士:从9·26的政治局会议之后,已经非常明确了基调是什么样的,就是止跌回稳。也出台了非常多的政策,从供给端也好,从需求端也好,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减税降费。现在监测到的14个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已经再创新高。30城的这个地产的成交量也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市场担心这是不是一次性的脉冲。
我想说的是,政策的基调已经定在那了,就叫止跌回稳,这句话绝对不是说说而已。后续房地产政策如果起不来的话,政策一定还会继续跟上的,从需求端也好,供给端也好,各个层面,包括现在的专项债要收土地收储保障房,整个的政策逻辑和脉络也好,我觉得肯定还是要继续做。整个房地产市场,大的周期,肯定是不会像原来那样暴涨。我觉得止跌回稳是可以期待的。
长周期的地产,一年赚一倍的这种投资已经不太适合了,比如说你配置这个地产,我想跑赢通胀,我觉得未来还是存在这种可能性。
谭华清博士:郭博士是是我见过的,算比较乐观的人了。是不是要画一个圈子,主要是一线城市一些强二线城市。
郭永斌博士:那肯定是。
Q6日元汇率怎么看?
王智强博士:美元兑人民币会升值。然后日元兑美元会升值,日元兑人民币会升值。
Q7大盘能到4000点吗?
郭永斌博士:我觉得这个拍点位没有任何意义。我想跟大家讲的就是政策层,它已经非常明确了,我要稳股市,稳楼市。大家也不用怀疑,但是这个过程肯定是波折的。你说具体能够走到4000点、还是5000点、还是6000点,那这个取决于政策本身,也取决于市场的交易。取决于多方面。其实点位很多的时候是交易结果。那么一哆嗦,是3500也好,3600也好,都完全都有可能。未来这种结构性可能是更重要的。
Q8300、500这类ETF还有配置价值吗?
谭华清博士:很好的问题哈,宽基指数像300,500,1000,它是具有配置价值的。而且这类的指数,不会说像新能源基金,食品饮料基金,它完全限在一个行业里面,它的风格整体来说比较均衡。长期来说,只要说稳楼市、稳股市,这个总的基调是在的,指数的中枢应该是比较稳定的。可以通过定投,中低买入的方式改善持有体验。这是对于这种宽基指数宽基 ETF 的一个建议,包括美股的标普500,纳斯达克也都是这样的一个建议。
Q9如何看待基金公司高位接盘的现象?
主持人:基金公司高位接盘利益输送的现象已经被证监会严厉打击,这个现象会越来越少的,大家放心。
Q10国家促消费政策对于普通人生活上有哪些好处?
郭永斌博士:最直接的就是家电以旧换新。
Q11如果人民币有贬值风险,要不要配置一些海外资产?
王智强博士:全球配置这个一直也在提倡。多元化其实有几层含义,第一层就是常说地域,就是跨境的,国内国外的都可以配,第二个是资产类的一个多元化,就是各种各样的资产,股,债,商,然后另类等等。第三层其实也包含了币种的一个多元。
Q12稳楼市和稳股市是不是意味着也不让跌,也不让涨呀?
谭华清博士:就像现在提稳楼市和16年提稳楼市,那完全两个不同的政治含义。这。如果哪一天市场在这个一系列政策影响下,走出了一个疯牛,可能这个时候会有一些政策来打压一下。但是打压的目的不是让转转熊,而是让它降降温更合理,更健康。
Q13消费补贴利好消费板块吗?
郭永斌博士:毋庸置疑,你看家电前期已经涨了很多了。家电板块其实在今年9月份以前是最牛的板块。
Q14美债资金怎么投资?
谭华清博士:一个就是买一些互认基金,现在互认基金。基本上是当天就没有了,大家要盯着另外一个呢,就是有一些QD美元债基金。在美债收益率上行的时候持续买入,持续定投,当然美债收益率下行的时候可以停一停。
Q15美股基金近期有些弱,怎么办?
谭华清博士:对于这个美股基金,我补充一点,其实很多维度美股都非常的贵,如果你的仓位很重,也有很多的浮盈的话,可以做一些止盈,然后保留本金。这样我们会更加从容,更好的来面对美股未来的波动。
Q16港股怎么投资?
谭华清博士:港股它的这个流动性是偏差的。基本上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港股的投资难度是很大的。基金经理前辈朋友就告诉我们,投资港股一定是奔着价值去的。别奔着博弈去。举个例子,比如说腾讯。腾讯的股息率都到了,比如说到3以上了。可能你就拿着它就很好。
王智强博士:我觉得港股的贝塔一半在国内,一半在海外投资者定价里面,所以相比而言,我个人更看好在岸的,相比于港股的话。
谭华清博士:投资美股也好,投资 A股也好,包括港股一些基金其实中间是需要通过定投、逢低买入或者是阶段性止盈来改善投资体验。如果有很大的浮盈的话,其实可以把这个浮盈落袋一部分。虽然这样可能会错过后面还可能的一些涨幅,但是持有体感会很好,这样的话才能够长期拿得住。这样从长期看这个效果是很好的。
再见!